1944年3月16日,隶属于苏军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的一辆T-70轻型坦克在车长波格夫中尉的指挥下,执行战场侦查的任务。突然车长在不远处的公路上看到了两辆德国黑豹中型坦克正在行进。此时t-70轻型坦克已经逐渐的退居二线,主要进行侦查的任务,极低的生存能力使得该坦克基本不参与和德国坦克之间的正面对抗,更何况对方是两辆黑豹中型坦克。然而车长波格夫中尉并没有选择逃跑,而是命令驾驶员将坦克开到了路边树丛里埋伏了起来,当离第一辆黑豹坦克只有200米距离时炮手果断向侧面开炮,并将其击毁。随后还没等到第二辆黑豹坦克反应过来,t-70再次开炮从侧面将其击毁。就这样一辆t-70轻型坦克成功击毁了两辆黑豹中型坦克,车长波格夫中尉随后也被授予了苏联英雄的荣誉称号。而波格夫中尉指挥的t-70轻型坦克作为苏联在二战期间紧急研制的产品,更是在库尔斯克战役乃至卫国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。
▲这个模型作品展现的就是波格夫中尉指挥的t-70轻型坦克击毁两辆黑豹坦克的故事
研制历程
德国闪击苏联后苏军装甲力量损失惨重,为了尽快补充消耗的装甲力量,在外有德军东进,内有工业东迁的混乱情况下,t-60/t-70系列轻型坦克诞生了,从性能上来说这两款坦克简直稀碎,但是在苏联坦克奇缺的大背景下,t-60/t-70系列轻型坦克最大的意义就是存在,解决有无的问题。于是苏联设计师仅用15天的时间研制出了t-60轻型坦克,但是t-60轻型坦克的性能完全不能满足部队的需求,首先是20毫米机炮,卡图科夫评价说:在激烈的装甲对抗中,20毫米机炮等于没有。其次是装甲,20毫米的最大装甲厚度在战场上生存能力极差,即使是后期升级到35毫米也于事无补。最后是机动,作为一辆轻型坦克,最大越野速度只有22公里每小时的t-60还没有t-34中型坦克跑的快,两者无法混编在一起作战。此外t-60轻型坦克已经没有了任何改装潜力。
▲正在进行机动测试的t-70轻型坦克,该坦克于1942年3月正式获准生产,用来替代t-60轻型坦克
在这种情况下刚刚结束t-60轻型坦克研制工作的奥斯特洛夫又开始领导研制小组,研发一款装甲更厚,火力更强,机动更快的轻型坦克。研制工作从1941年末开始,直到1942年初才结束。为了最大限度的压缩研制进度,尽快形成战斗力,t-70轻型坦克的很多部件直接取自t-60轻型坦克,而且在某些方面甚至都不如前者。
整体数据
▲t-60轻型坦克(上)和t-70轻型坦克(下)的侧视图,可以看到两者在底盘方面有很多相似性,且t-70多了一对负重轮,为了提高通用性,负重轮和诱导轮可以互换
t-70轻型坦克的底盘部分基本上就是拉长版的t-60轻型坦克底盘,同时增加了一个负重轮,炮塔部分则是重新设计的,总体沿用了t-40轻型坦克的炮塔构造,整体为圆锥形,内置一门46倍口径比的ZiS-19BM型45毫米坦克炮(备弹90发)以及同轴的一挺7.62毫米DT机枪(备弹945发),该炮在发射穿甲弹时炮口初速约为700多,能在100米的距离上击穿50毫米左右的装甲钢,在500米的距离上这一数值能保持在35毫米左右,在后期德国的四号坦克正面装甲普遍升级到50毫米厚后,t-70轻型坦克主炮的作用越来越有限,只能击毁一些轻型装甲车辆。
▲一辆路过的t-70轻型坦克和四号坦克的残骸,而现实可能却恰恰相反
而且t-70轻型坦克依旧沿用的是双车组乘员,车长在观察战场态势、指挥坦克作战的时候还得充当起炮手,一个专心指挥作战的车长对于一辆坦克有很重要的作用,一个专心操作火炮的炮手对于坦克来说也同样重要,这也是除了t-26轻型坦克外所有苏系轻型坦克的共同缺陷。在装甲防护方面,t-70轻型坦克的正面和侧面最大装甲厚度为45毫米,车体后部装甲为35毫米,炮塔正面最大装甲厚度为60毫米,侧后面则为35毫米。低矮的车身配合倾斜装甲,其正面能够抵御37毫米坦克炮的近距离射击,但是这样的防护能力在战场上显然还是不够看。
▲t-70轻型坦克在设计上主要以现有的成熟技术为依托,这也是苏联人在战时设计坦克时的一贯做法,然而用成熟技术为依托的t-70轻型坦克其可靠性却并不高,整体适应能力极差
然而最大的缺陷当属t-70轻型坦克的动力系统,为了节约生产费用、降低研制难度,t-70轻型坦克的动力系统直接安装了两台t-60轻型坦克的GAZ-202发动机(该发动机原本是一款铁路货车发动机),发动机在3400转每分钟时能够提供70匹的马力,两台发动机直接各自驱动一侧的履带,这种设计的初衷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的技术和部件,然而事实证明这种设计完全没有可取性,在实战中t-70轻型坦克经常出现两条履带不同步的现象,而且t-70的机动性仅仅比t-60快一点,最大越野行程仅有180公里。很显然,t-70轻型坦克并不像设计师想的那样适合快速装甲行军。
不断的改进
▲正在举行葬礼的苏联装甲兵,其墓地就是用一辆t-70轻型坦克的残骸改造而来的,生前在里面战斗,死后在里面安息
两侧履带不协调的问题也是t-70后来重点改进的地方,首先就是将两台发动机的动力串联到同一个变速箱当中,经过变速以后再输入到两侧的履带,这一改进极大地改善了t-70轻型坦克的驱动性能,此外正面最大装甲厚度也被增加到了50毫米,炮塔最大装甲厚度增加到了70毫米。后期还有一部分的t-70换装了更加强劲的GAZ-203发动机(在3400转每分钟时能够输出85匹马力的动力),此外为了方便制造,其圆锥形的炮塔换成了由平板装甲焊接而成的炮塔。在漫长的服役生涯当中,t-70轻型坦克还诞生了不少的衍生型号,下面就以图集的方式简单介绍一下:
▲SU-76自行火炮,该自行火炮的产量仅次于t-34中型坦克,是资源极度利用的一个典型代表。起初苏联人计划用t-60的底盘改造,但是该车底盘完全承受不了76毫米坦克炮巨大的后坐力,于是设计师将t-70轻型坦克的底盘拉长并加装了一对负重轮,将后部的发动机移到了前部,采用了敞开式的战斗部设计,该自行火炮在反坦克方面表现一般,但是在支援步兵作战方面却是体现了极大的战术价值
▲t-90自行防空炮,在t-70轻型坦克的底盘上安装了一组双联装机枪,该方案最终于1943年被取消,ZSU-37自行防空炮被入选
▲t-80轻型坦克,该坦克也是t-70轻型坦克的改进型号,最大的改进就是安装了一座带有指挥塔的电动式双人炮塔,而且乘员增加到了三人,人机功效大大提升
1943年7月库尔斯克战役爆发后t-70轻型坦克迎来了最辉煌的时期,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,苏联第5近卫坦克军的870辆坦克和德国第2、3装甲军的429辆坦克在普罗霍洛夫卡村附近展开激烈的战斗,而这其中就有261辆t-70轻型坦克。激战过后苏军的损失接近德军的3倍,t-70轻型坦克更是损失惨重,但是战役的总体走向还是倾向于苏联军队,战争后期大量的t-70轻型坦克逐渐位居二线,担任起了战场侦查的任务。后来苏联通过《租借法案》获得了大量的M3“斯图亚特”轻型坦克和“瓦伦丁”步兵坦克,对t-70轻型坦克的需求也逐渐的减少。1943年10月,在生产了8226辆后t-70轻型坦克彻底停产,但是直到1948年,这位功勋卓著的老兵依旧活跃在苏军的阵营当中。
如有错误欢迎指出!
图片来源于网络,侵权请联系删除!
提示:支持键盘“← →”键翻页
最新资讯